在五阳煤矿,一场以党建为引领、党员带头、全员参与的降本增效实践,正从点滴细节中积蓄动能,在各个岗位上生动铺展。修旧利废的坚守、小改小革的智慧、精打细算的自觉,看似微小的行动,在党群同心的践行中,汇聚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力量。
7月中旬的一天,五阳煤矿电车队党小组成员在日常巡查中,发现部分办公桌椅、沙发因长期使用出现局部破损,虽影响正常使用,但核心结构仍完好。党员程峰当即提出修旧利废的建议,主动请缨牵头修缮工作。他先逐件排查破损部位、评估修复难度,列出砂纸、螺丝、针线等所需材料清单;消息传开后,电车队其他党员职工纷纷响应,一支临时“维修小分队”迅速组建。大家分工协作,有的蹲在地上打磨桌椅边缘的毛刺,有的俯身加固松动的桌腿、椅脚,有的细致缝补沙发破损处并重新填充海绵……经过一整天的忙碌,办公家具重新变得稳固平整、整洁实用,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“省下的就是赚来的”算账理念。
在五阳煤矿汽车队,降本增效的意识早已通过班前会宣讲、微信平台推送、黑板报展示等多种形式,融入职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。近日,党员董雪峰与职工马江波在值班安全巡查时,发现院内多盏照明灯罩因年久老化及风雨侵蚀,固定螺丝松动,灯罩晃动不仅影响照明效果,更存在坠落伤人的安全隐患。董雪峰和马江波迅速从“零件储备箱”里找出匹配的旧螺丝,搬来梯子逐一加固灯罩。拧紧的不仅是螺丝,更消除了安全隐患,保障了照明系统正常运行。
而在煤炭公路销售的“神经中枢”,销售科公路办机电工张国强则以二十余年的深耕细作,将“小处着眼”的理念融入技术攻坚。这个瘦小的屯留汉子,练就了“听音辨障”的绝活——凌晨三点接到设备异常报警,他能仅凭电流声的细微变化精准锁定故障点;暴雨来临前,他总能提前排查排水系统的微小隐患,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。他主导研发的电路预警系统,看似只是对现有系统的“微改进”,却通过实时监测电流、电压的细微波动,让机电设备故障率直接下降65%,年节约维护成本超百万元。
“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;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”五阳煤矿的实践生动证明,降本增效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,而是藏在每一次修旧利废的坚持里,藏在每一颗旧螺丝的再利用中,藏在每一项技术微创新的突破上。党员带头亮身份、作表率,职工紧跟齐参与、共发力,从“小处”挖潜力,向“细处”要效益,正让精打细算成为习惯、让创新创效成为风尚。
(文 李晓慧 张刚刚)
责任编辑:李世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