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常村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最前沿,活跃着这样一群关键力量——安全检查员。他们是法律法规的现场执行者、风险隐患的第一发现者、安全政策的重要传播者、不安全行为的坚定纠偏者。作为守护矿工生命与矿井安全的“前沿哨兵”和“忠诚卫士”,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,构筑起矿工生命最坚实的防线。
铁腕执法 压实安全底线
当第一缕阳光尚未穿透地表时,安全检查员的身影已隐入幽深的巷道,用脚步丈量着安全的边界。
常村煤矿安全监察大队140多名安全检查员,分三个班组,每天平均100多人遍布在采掘、辅助、涉爆等各个关键区域。通过层层分解目标,到层层压实责任,做到安全监管无死角,信息汇报无等待,责任落实无纠纷,织就了一张严密的安全监控网。
安全检查员肩上是沉甸甸的责任,更是对安全红线寸步不让的坚守。岗位人员证件必查、规程措施执行情况必查、现场存在隐患必查。存在违反禁区管理的必报,规程措施执行不到位的必报,隐患不整改的必报。登高作业是否正确使用安全带、电器设备检修是否验电放电、逃生通道是否畅通……正是对这种看似琐碎细节的极致苛求,构成了井下作业的坚实防线。
厚爱润心 筑牢安全根基
是不是每天在现场“打游击”抓违章?明明三令五申的操作规范,可员工转眼就抛到脑后?看到安全检查员,不自觉产生“畏惧”和“敌对”的心理……
“现在安全检查员对待不安全行为,不会上来就查证上报,先警告,然后讲危害讲后果,真正帮我转变观念,规范行为,大伙儿心服口服。”综采队组一位职工的朴实评价,印证了这场静水深流的转变。其背后,是该矿安全检查员把功夫下在自身素养的提升,下在现场隐患排查能力的提高,下在工作作风的转变。
钻研业务,练就火眼金睛。该矿安全检查员们通过“靶向培训”——缺啥补啥,精准补齐地质、机电、通风等专业短板;组织“隐患识别大比武”,在模拟巷道里比眼力、拼速度。目的就一个:自己懂行,指出问题才能切中要害,讲清危害才让人信服,避免了“外行管内行”的尴尬。
严于自律,提升文明素养。为杜绝“吃拿卡要”行为。该矿给安全检查员立了“硬规矩”:生产队组可以给安全检查员打分,举报违规行为,安全检查员自己也被“盯着”。
转变作风,贴近职工群众。执法不是“一刀切”,得讲究策略和温度。通过广泛推行“721”工作法:70%的问题靠服务提醒解决;20%靠管理协调推动;剩下10%的严重违章和红线问题,才依法依规刚性处罚。对于情节轻微、首次发现的违章,或者因客观条件导致的失误,只是警告。安全检查员现场“掰开揉碎”讲危害,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,安全检查员的责任心强了,“架子”没了,队伍形象焕然一新,职工也实现了从“要我安全”向“我要安全”的转变。
安全检查员执法既要有“金刚怒目”的刚性,还要追求“菩萨心肠”的监管艺术。这看似矛盾却又和谐统一的“严”与“爱”,正是常村煤矿安全守护者们最动人的底色,共同筑牢了矿山安全发展的坚实堡垒。
(文 许翔 胡鹏)
责任编辑:李世臣